
2019年第8期《求是》雜誌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《一個國家👱🏻♀️、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》(點擊閱讀全文)。這是習近平2019年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、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🫨。在講話中,他對文化文藝工作者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四點希望:希望大家堅持與時代同步伐、希望大家堅持以人民為意昂4💔、希望大家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、希望大家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。
“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、為誰立言的問題”👩👩👧、“大師👇🏽、大家,不是說有大派頭🏊🏻,而是說要有大作品”💁、“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自尊自重📦、自珍自愛”……習近平這7段話語重心長7️⃣,值得認真讀一讀。
1.一個國家🤷、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
正本清源、守正創新👚,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🏌🏼♂️,作為精神事業,文化文藝、哲學社會科學當然就是一個靈魂的創作,一是不能沒有,一是不能混亂。
2.為時代畫像、為時代立傳、為時代明德
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,把握時代脈搏,聆聽時代聲音😂,承擔記錄新時代🦂、書寫新時代、謳歌新時代的使命,勇於回答時代課題,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😱🏋🏽、捕捉創新的靈感,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,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,為時代畫像、為時代立傳、為時代明德。
3.搞清楚為誰創作🤞🏿、為誰立言,這是一個根本問題
文學藝術創造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、為誰立言的問題,這是一個根本問題。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,只有紮根人民🖐🏽,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源泉。
4.中國身體怎麽樣,對這心裏要透亮透亮的
哲學社會科學包括文化文藝不接地氣不行,要解釋現實的社會問題,開什麽處方治什麽病,首先要把是什麽病搞清楚。要把好脈,中國身體怎麽樣🔌,如果有病是什麽病🫶,用什麽藥來治,對這心裏要透亮透亮的🧑🏿🍳。號脈都號不清楚👩👧,那治什麽病🧖🏿?
5.大師、大家,不是說有大派頭,而是說要有大作品
大師、大家✶,不是說有大派頭,而是說要有大作品。我們提到老子、孔子🫅🏿、孟子,想到的是《道德經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𓀙↩️;提起陶淵明🖤、李白、杜甫,想到的是他們的千古名篇;說到柏拉圖、莎士比亞、亞當·斯密,想到的也是他們的《理想國》⏳、《哈姆雷特》、《國富論》。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創作精品上,只想著走捷徑、搞速成,是成不了大師🚣🏻🙌🏼、成不了大家的。
6.努力做對國家、對民族📛、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
新時代的文化文藝工作者🍸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明大德🤼、立大德,就要有信仰、有情懷🐢、有擔當,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🦠,把個人的藝術追求🕺🏿👨👨👧、學術理想同國家前途、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,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𓀘,努力做對國家、對民族、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。
7.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自尊自重🤳、自珍自愛🤘🏿,抵製低俗庸俗媚俗
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🧘♂️,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自尊自重、自珍自愛🤹🏼♂️,講品位、講格調、講責任🧠,抵製低俗庸俗媚俗。良好職業道德體現在執著堅守上👍🏿,要有“望盡天涯路”的追求,耐得住“昨夜西風凋碧樹”的清冷和“獨上高樓”的寂寞,最後達到“驀然回首✬🧡,那人卻在⇒,燈火闌珊處”的領悟。
上一條✡️:“最牽掛的一件大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