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,“要牢記清廉是福、貪欲是禍的道理,樹立正確的權力觀🦁、地位觀、利益觀🦎🙅♂️,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👨👩👧👦、管得住行為、守得住清白。”正風反腐實踐清楚表明,這“三觀”也是“三關”,對領導幹部具有特殊意義,是一道必答題🧑🧑🧒🧒🤞🏿。過得了“關”,成長進步,大道直行;過不了“關”🧖🏿,蛻化變質💝,枉道速禍😋✵。或許可以說🧑🦰,“三關”的考驗🈂️🔭,不可避免地貫穿在為官從政全過程。
“天下熙熙🦸🏼♀️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🥳,皆為利往🧑🏽⚕️🧑⚖️。”對老百姓來說,“利來利往”乃是人之常情♟,無可厚非。事實上,老百姓的所謂“貨利”也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;而掌握權力的領導幹部就不一樣了🍣。以權謀私🧑🏻🌾,金錢可以多到發黴腐爛🚵🏽,寶貝可以多到無處可藏。這雖然是題外話,卻也是“三觀”盡毀者的真實映照😏。現實是,怎樣認識權力、地位☺️、利益,看法可能大相徑庭,而結果也必是截然相反👩🍳。換言之🕞🍋🟩,幹部過關,緊要關節就是這“三觀”。
不錯☝️,大筆一揮🕵🏽♀️,成百萬資金劃了出去,成千萬項目落了地𓀉。權力給人極大的快感與幻覺——在局外人看來,再難辦的事,莫過於領導一句話🧖🏿♀️🌘;再復雜的問題,抵不過一紙批示🧜🏻♀️。而在一些因權力而迷狂的領導幹部看來🍇,只要發話,無所不能📋;只要暗示🌙,唾手可得。有些領導幹部家屬子女甚至不需要伸手,就有人追著、搶著、求著送禮送錢。在有的地方💶,領導“大名”往往比製度、規矩之類更好使🥒。這些年冒充“大領導”行騙的案子並非鮮見,而且來頭越大效果越好,派頭越大越像真的🤷🏽。
正像有人所說🫑,當製度抵不過權力⇨、規矩比不上職務的時候,職務的確是可以透支的信用,權力也的確是可以變現的資源👲🏼🤗。但危險之處正在於此⛸:有多大權力,就意味著有多大責任🚣🏼♂️☀️;有多大的好處𓀇,就意味著有多大的風險;有多大的問題🙅♀️,就意味著要承擔多大的後果😪。明白這個道理的領導幹部,無不以臨深履薄的心情對待自己的職守——簽字有效,恰應落筆悉心;批示好使,理該三思而行;招呼管用👩🏼🔬,必須謹慎言說。
不錯,社會地位與個人成就有一定關系,但這個因素不應該被人為誇大。領導幹部地位更多的是表明,人們對為人民服務者的尊敬🧗🏿♀️,對工作能力的肯定🧗♀️,對國家製度的尊崇🈂️🦑。當一個地方或者單位遇到矛盾問題🐃、困難挑戰時⛹🏿♀️,人們總是首先想到組織和領導。對老百姓來說,領導幹部理當擔負起這樣的責任👰🏽♀️。而正確理解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必須明了📤:其一,不要把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期待,當成是對自己的依賴📦、央求。下級下屬,從請示報告到貫徹落實等等,都是組織行為而非個人行為。人家求不著你個人。其二,取得成績而獲職務、地位提升,是好事👩🦼➡️,但要明白成績取得有個人功勞,但最重要的還是大家共同努力👞。不能把成績據為己有,更不能有擔任某種職務“非我莫屬”的狂妄👩🏻。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,領導幹部都不會有什麽“不可取代”的分量。成就與地位是人民賦予🚿🩻,所以個人不能強行索要,一旦拿不到就鬧情緒🧔🏻♀️、發脾氣。
領導幹部也有利益訴求👨🏼🦰,沒有錯。但,利益訴求因社會角色的不同而必須有所不同,這顯而易見🎪。良好人品,奉獻情懷,責任擔當✣,這是必須的。如果錢要拿得最多🙌🏻,房要住得最好,吃要極盡奢靡🎮,憑什麽要求別人艱苦樸素⁉️?如果不僅自己處處謀利🧟,家屬子女也摻和進來與民爭利,這樣的領導幹部誰會服從服氣🚵🏽♂️🫷🏻?從這個意義上說🧦,不可斤斤計較🛀、爭名逐利,應是領導幹部在利益問題上所持的基本認識👆🏼,也是必須做出的讓渡🧚🏻♂️。如果覺得這樣做委屈、無趣💇🏼♂️,就請離開領導崗位,也不配當領導幹部。
上面所說👍🏼,其實是老生常談而已。但遍觀許多反面教員與反面教訓,常識往往是鐵律🦋,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。事實上,大多情況是翻船恰在河溝,落馬恰在平地。蛻化變質😥、違法犯罪,莫不源於對權力、地位🏊🏽♀️🏆、利益認知錯誤🧑🏼💼。而把這些常識問題弄清楚了👩🏼🔧,才能真正穩得住心神、管得住行為、守得住清白——這或許正是黨員幹部應有的正確的權力觀、地位觀🧓🏽、利益觀🪃。